什么情形下评审专家不得获取评审劳务报酬

招投标知识 2022-11-01   |  人围观

标签: 评审专家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以下情形评审专家不得获取评审劳务报酬。①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与供应商存在利害关系未回避。②评审专家 未按照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审程序、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进行独立评审或者泄露评审文件、评审情况。③评审专家收受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贿赂或者获取其他不正当利益。④评审专家未完成评审工作擅自离开评审现场。

一、由于评审专家对本单位的政府采购项目只能作为采购人代表参与评审活动,而评审人员中评审专家以外的其他人员不得获取评审劳务报酬。所以,当评审专家参与本单位的政府采购活动评审时,不得获取评审劳务报酬。

二、在招标采购中,评标委员会成员有以下五种违规行为,不得获取评审劳务报酬和报销异地评审差旅费:

1、确定参与评标至评标结束前私自接触投标人;

2、接受投标人主动提出的与投标文件不一致的澄清或者说明;

3、违反评标纪律发表倾向性意见或者征询采购人的倾向性意见;

4、对需要专业判断的主观评审因素协商评分;

5、在评标过程中擅离职守,影响评标程序正常进行的。

三、根据《政府采购法相关条例》第七十五条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未按照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审程序、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进行独立评审或者泄露评审文件、评审情况的,由财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影响中标、成交结果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禁止其参加政府采购评审活动。

1、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与供应商存在利害关系未回避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禁止其参加政府采购评审活动。

2、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收受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贿赂或者获取其他不正当利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禁止其参加政府采购评审活动。

3、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有上述违法行为的,其评审意见无效,不得获取评审费;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也想让你的招标信息展示在这里

打开微信“扫一扫”,添加客服咨询 或 立即联系客服
  • 招投标工作流程指引

    教你中标秘诀

    查看干货工作流程指引

    更多内容请下载保标APP

    保标APP下载
    安卓版 ios版下载
    ios版 Android版下载